各市委黨校,各相關干部培訓院校:
根據《關于印發2021年全省職稱工作安排意見的通知》(遼人社發〔2021〕1號)精神,結合我省黨校、干部培訓系統實際,經商請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同意,現將2021年全省高校(中專)教師系列黨校、干部培訓系統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評審范圍及權限
凡省內各級黨校、相關干部培訓院校從事干部教育培訓教學、科研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受戶籍、地域、身份、檔案、人事關系等制約,只要符合評審條件者,均可申報參加高校(中專)教師系列黨校、干部培訓系統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申報人員一般應在其勞動(人事)關系所在單位申報。
遼寧省高校教師系列黨校、干部培訓系統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負責全省地市級及以上黨校、相關干部培訓院校的正高級、副高級專業技術資格和省直干部培訓院校中級及以下資格的評審工作;遼寧省中專教師系列黨校、干部培訓系統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負責全省各縣(市、區)黨校、相關干部培訓院校正高級、副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評審工作。
二、評審標準
2021年全省高校(中專)教師系列黨校、干部培訓系統職稱評審工作,以品德、能力、業績為導向,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克服唯學歷、唯論文、唯獎項、唯職稱的傾向,注重考察專業技術人才的專業性、技術性、實踐性和創造性,突出評價專業技術人才工作績效、創新成果,將科研成果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內容。執行中共遼寧省委黨?!蛾P于印發〈遼寧省黨校系統高、中級教師任職資格評審標準〉和〈遼寧省縣(區)黨校高、中級教師任職資格評審標準〉的通知》(遼校發〔2007〕18號)相關標準。
此外,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不作為職稱申報和評審的前置性必備條件??h(市、區)黨校參評正高級講師、高級講師的,要求必備的2篇論文中,其中1篇論文可以用主持并結項的市級及以上科研項目代替,另1篇論文發表必須為第一作者。
三、評價方式
實行綜合評價和業內認可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業內認可是評委會專家在評審時,分學科組對參評人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進行考核。評委會專家根據業內專家評價結果進行綜合評價,最終投票表決確定專業技術人員是否通過所申報級別的專業技術資格。
四、申報專業及有關要求
1.遼寧省高校(中專)教師系列黨校、干部培訓系統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專業設置如下:哲學、經濟學、政治學(科社)、黨史黨建、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科學(文史法等)。
2.繼續實行層層推薦負責制,堅持“誰推薦,誰審核”的原則。申報人員所在單位須成立相應考評領導小組,采取考評專家、單位領導、人事干部等方面聯審的方式,對申報人員進行綜合考評,并經單位集中公示無異議后,推薦至主管部門和相應政府人社部門審核后統一上報。對不符合申報程序、不屬于本評委會評審范圍的申報材料,一律不予受理。
3.繼續實行個人和單位雙重承諾制。對提供偽造虛假申報材料的人員,一經發現并核實將取消申請人當年和以后2年的申報資格,記入職稱評審誠信檔案庫,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記錄期為3年,并視情節追究所在單位和相關人員責任。已取得的專業技術資格予以撤銷。
4.黨校、干部培訓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實行主要代表作制度,注重標志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影響。申報人員所提供論文著作等,為經國家或省新聞出版部門批準并公開出版發行的學術刊物或出版物上發表的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的論文著作,非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的論文著作視為無效。論文集不能比照公開出版發行的學術刊物或出版物。
5.申報人員需通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站進行論文期刊信息查詢,須提交經單位主管部門簽字蓋章的查詢和檢索證明,附在主卷相應證書、論文或專著后。
6.按照《關于進一步明確申請職稱評審不須提交學歷、學位證書原件和復印件的通知》(遼人社職〔2019〕1號)要求,一般由申報人員所在用人單位對學歷、學位進行查驗,并出具查驗材料。
五、報送材料
(一)申報人員須報送以下材料:
1.《遼寧省專業技術資格評定表》一式3份(A3紙騎馬釘裝,貼好1寸免冠照片,放入主卷袋內,另提供1張1寸附姓名的照片,報卷單位統一上交)。
2.《遼寧省專業技術資格報評材料》裝訂成冊(放入主卷袋內),具體裝訂順序如下:
(1)《遼寧省專業技術資格報評推薦表》(須填寫完整,“單位推薦意見”一欄字數不少于100字)。破格申報人員另須填報《遼寧省破格評定人員審核表》。
(2)業績成果材料。包括取得本級專業技術資格以后所獲得的本專業相關的業績獎勵證書、科研成果證書、所完成科研項目的材料等復印件,集體獎勵證書的個人參與項目的證明材料復印件(須在個人姓名處作出明顯標記)。申報人員應按照系列評審標準文件要求選擇有代表性、體現個人最高水平的獲獎材料。
(3)主要論文著作。包括論文、著作、譯著、教材、技術標準或技術報告等的復印件,論文復印件應有刊物的封面、刊號、目錄和論文內容,著作復印件應包括刊物封面、書號、目錄和部分著作內容。請在論文和著作的目錄復印件個人姓名處作出明顯標記,論文檢索附在所證明的論文后面。
第(2)(3)項內容組卷時要按照《遼寧省專業技術資格評定表》第三項“主要專業技術工作業績”第四項“著作論文及重要(學術)報告”填報項目的順序進行裝訂。
(4)其他材料。包括各單位公示材料原件1份,特殊貢獻榮譽證書(“百千萬人才”、勞動模范和市廳級以上先進個人獎狀等)、近三年年度考核登記表復印件1份、其它有關材料復印件等。
裝訂材料要嚴格控制在200頁以內,申報人員要精心設計和選擇主卷裝訂材料內容,既要確保將有價值材料全部裝訂入卷,以充分體現本人成果,又要簡化和取消一些無評審價值的材料。
3.《遼寧省黨校系統職稱評審條件量化賦分表》1份(由申報人所在單位進行量化作為參考,放入主卷袋內)。
4.《任職以來教學情況一覽表》1份(放入主卷袋內)。
5.《任職以來科研情況一覽表》1份(放入主卷袋內)。
6.被推薦專業技術人員的綜合材料1份(放入主卷袋內)。
7.符合《評審標準》相關條件的專業論文、著作等業績材料原件。申報教授及正高級講師者,報送5件成果原件(放入副卷袋內);申報副教授及高級講師者,報送3件成果原件(放入副卷袋內)。
8.機關分流人員參評者需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以上材料須電腦打印填寫,各類表格填寫內容須一致,經本人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審核確認后,在所有上報的復印件上加蓋公章和審核人名章,并按規定的檔案目錄裝訂成冊。
9.報送材料裝袋標識。各報送單位要統一標準,材料袋要在封面、側面、底面粘貼打印的字條(二號字、宋體、加粗),內容包括單位、姓名、所報專業、所報專業職務。
例如:
單位:遼寧省委黨校 |
姓名:張三 |
所報專業:哲學 |
所報專業職務:副教授 |
(二)報送單位須提供以下材料:
1.《遼寧省黨校系統2021年報評專業技術資格審核名單》(此表由申報單位填寫,按地區、申報職稱級別、專業順序排列,同時上報excel電子版)。
2.《遼寧省報評高級專業技術資格審核表》每人1份。
3.申報人員所在單位提供材料經公示無異議證明。
六、相關政策和規定
1.申報人員論文及調查報告類科研成果的認定,參照執行《中共遼寧省委黨校(遼寧行政學院、遼寧省社會主義學院)論文與調研報告類科研成果認定標準(試行)》(遼校(院)辦發〔2019〕41號)?!吨形纳鐣茖W引文索引(CSSCI)》(不含擴展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以其各自版本時限(即該版出版時間到下一版出版時間),不追溯不延伸。
2.申報人員要準確填報、規范書寫《遼寧省專業技術資格評定表》一式3份(請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官網http://rst.ln.gov.cn/下載)。封面上的單位名稱須與加蓋的單位公章一致,申報專業技術資格名稱后加括號注明申報專業名稱,申報專業名稱應與評委會辦事機構公布的評審專業名稱相一致。評審通過人員的《遼寧省專業技術資格評定表》分別由本人、本人人事檔案所在單位和評委會辦事機構留存。申報人員所提供的論文和科研成果等,須是在取得現級別專業技術資格后,獲得的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的有關材料。所提供的論文,須為經國家或省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批準并公開出版發行的學術刊物上發表的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的論文。所提供的獲獎證書,應為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的獎勵項目,同時須符合《遼寧省黨校系統職稱評審條件量化賦分表》中規定的獎項類別。
3.申報人員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提供材料。提交申報材料(包括論文、著作、成果等)的截止時間為2021年8月31日,資歷計算截止時間為2021年12月31日。
七、報送時間、地點
1.遼寧省高校(中專)教師系列黨校、干部培訓系統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申報受理時間為2021年8月23日—9月10日,逾期不予受理。
申報受理時間安排:
8月23日—25日:沈陽市、丹東市、鐵嶺市
8月26日—30日:大連市、錦州市、朝陽市
8月31日—9月2日:鞍山市、營口市、盤錦市
9月3日—7日:撫順市、阜新市、葫蘆島市
9月8日—10日:本溪市、遼陽市、省委黨校及其他單位
工作時間:每日8:30—11:30 13:30—17:00
請各單位按規定時間報卷,提前預約,如有疫情影響則另行通知。
2.申報材料報送地點:中共遼寧省委黨校(遼寧行政學院、遼寧省社會主義學院)南校區(五里河校區)文萃樓 人力資源部720室。
聯 系 人:陳 晗 曹 宇
聯系電話:024-31355885
本通知及相關表格可通過遼寧省委黨校門戶網站中“隊伍建設”專欄中下載(http://www.salondeartes.com/)。
本通知未盡事宜,按現行國家和我省職稱工作相關政策執行。
中共遼寧省委黨校
(遼寧行政學院、遼寧省社會主義學院)
2021年7月8日
抄送:各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中共遼寧省委黨校(遼寧行政學院、遼寧省社會主義學院)辦公室
2021年7月8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