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鋒】--楊超
鐵西區篤工街道北四路社區是居住人口密度大、社區干部力量不足的社區。面對此輪疫情嚴峻形勢和社區防疫任務艱巨的情況,他和妻子積極響應號召,將5歲的孩子托付給父母,成為社區戰“疫”的第一批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到社區防疫工作中。他就是黨群工作處楊超。
楊超和妻子王姝怡第一時間申請加入居住地鑫豐熙區府小區臨時黨支部,配合社區干部、臨時黨支部書記王鑫開展工作。隨著鐵西區全域被列為管控區的嚴峻形勢,他們夫妻居住的小區按照鐵西區疫情防控要求實行封閉管理,出現居民情緒失控、對政策不理解、不配合管理等情況,他兩次和社區干部一同處理復雜局面,解決問題。
校(院)組織黨員參加“我替社區干部值夜班活動”,楊超第一時間與社區溝通,承包了居住小區夜間突發情況處置任務。在他的家中常備一套“大白”防護服,只要有情況他便沖在最前面,社區干部也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真切地表達謝意,他笑著說“我從部隊轉業前是戰備機組的軍人,每天都是晝夜三級戰備,這方面我在行”。
核酸檢測是志愿服務中最為常規性的工作,夫妻二人一個人協助采集核酸樣本的醫護人員登記信息,另一個和街道、社區干部一起維護采樣點周邊的秩序。等待的群眾情緒焦躁時,就耐心地做好解釋和安撫,發現有特殊困難的群眾就立刻開辟綠色通道,做好居民的人文關懷。雖然每次掃碼采集信息的時候身上都穿著防護服、隔著面罩和口罩,但在多輪核酸檢測的一次次掃碼、幫助年紀大的老人填寫信息等服務中,楊超這個“大白”成為了整個園區的熟人,他還收到了一位小學生在媽媽幫助下特意為志愿者制作的“掃碼遮光紙殼箱”,并親手畫上美麗的圖畫。
社區為楊超專門寫了感謝信,他個人也感覺這是一次難得的社會實踐機會。同時,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對以人民為中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體會到了青年志愿者的責任與擔當!
?。〝z影:楊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