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全面增強營商環境建設干部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推進省委省政府“持之以恒打造發展環境最優省”任務的部署和落實,3月26日至28日、4月16至19日,省營商環境建設局與省委黨校聯合舉辦了兩期“優化營商環境 打造發展環境最優省”專題研討班,來自各市分管副市長、省直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同志、各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局長、各縣 (市、區)分管區長、各縣 (市、區)營商環境建設局局長共275名學員參加了培訓。
精準設計培訓方案,增強實效性和針對性
“人人都是營商環境,處處都是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建設涉及多個部門。這次選調的學員覆蓋了全省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的主要領導干部,既有各市、縣(市)區分管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的市長、縣長,又有省直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負責同志;既有來自省營商環境建設局系統的各市營商局長,又有各縣(市)區營商局長。這是面向遼寧省營商環境建設全系統、全陣線的專題培訓,為全面推進“持之以恒打造發展環境最優省”部署和落實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各縣(市)區的營商局長從事審批服務的工作經驗平均只有7個月,大多數縣(市)區營商局剛成立2、3個月,“打鐵還需自身硬”,各縣(市)區營商局學員紛紛表示,這次培訓“就是一場及時雨”。
專題項目組針對兩組學員的培訓需求分別開展調研,以工作遇到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為導向,與省營商局多次溝通,經省營商局與省委黨校領導最終審定形成培訓方案。培訓采用4種教學形式:專題講座、現場教學、結構化研討和學員論壇。學員反映“教學內容安排合理,我們邊學習邊思考,與實際工作情況聯系很緊密,這種多樣靈活的教學方式使我們學得豐富、心情放松?!?/p>
專題講座聚焦重點,啟迪改革發展思路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發布的《2018中國營商環境指數報告》顯示,遼寧營商環境指數位列全國第九,位列東北地區榜首。但要做好全面振興,還需持續發力。省營商環境建設局周軼贏局長授課時指出目前仍存在政務服務效能低、地區形象遭遇破窗效應、思想觀念積弊深、地域文化中營商基因的先天缺失等問題,下一步我省營商環境的重心由以監督為主,轉向建設與監督并舉,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省紀委監委崔隆常委強調要持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提高政治站位,堅持問題導向,注重綜合施治。省司法廳林志敏廳長帶領大家解讀了“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重要講話精神并介紹了八項重點工作。萬博新經濟研究院的劉哲副院長以“對標、突破、深化”的理念提出了優化遼寧營商環境的對策。省政府研究室的馬洪君主任認為要更加重視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強化政策協調及透明度。沈撫新區行政審批局王鶴錦局長指出優化政務環境關鍵是將審批權力轉化為服務,創造適合企業發展的環境,主動服務于企業的需求。另外,對于營商環境評價、企業信用監管、多規合一三項工作,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營商局和沈陽市自然資源局負責相關工作的領導同志分別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專題講座。通過學習以上專題講座,學員們“更加懂得了優化營商環境的意義和重要性,明確了下一步工作目標和思路”。
現場教學傳經送寶,關照改革前沿熱點
兩期現場教學的主題是沈陽市審批服務改革的經驗及啟示,正如省營商環境建設局周軼贏局長指出 “優化營商環境的主要路徑就是改革”,“聚焦重點領域,高標準完成國家部署改革任務是我省優化營商環境的一項基本工作要求”。按照國家要求,今年我省將重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企業開辦等改革。沈陽市作為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試點城市,在多規合一和并聯審批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典型做法得到國務院辦公廳的通報;在企業開辦方面,一證零表等先進做法也被全省效仿。
現場教學地點設在沈陽政務服務中心,精心設置了5個環節:去程導學——由教師介紹主題背景、參觀重點及流程;參觀講解——沈陽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帶領參觀大廳、介紹主要窗口;經驗介紹——沈陽政務服務中心負責同志介紹具體做法、取得成效及下一步工作;小組座談——學員分組與沈陽政務服務中心負責同志進行提問交流、答疑解惑;回程問卷——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完成相關調查問卷、促進教學提升。學員們通過看、聽、想、問、答、議,對審批服務改革理解更為直觀深刻。學員們認為通過此次現場教學,“對標先進地區,我們找到了差距,明確了未來的工作方向”,對目前改革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形成了解決思路,提高了改革的積極性。
結構化研討激蕩思想,廣泛凝聚集體智慧
在專家和催化師的引導下,學員們分別圍繞深入優化遼寧政務環境構建新型政商關系、深入優化遼寧法治環境加快推進法治遼寧建設、切實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加快推進誠信政府建設、建設實干政府推動政策落地生效、政府市場社會聯動優化營商環境機制、完善遼寧省營商環境評價指標6個營商環境建設的熱點議題,窮盡問題、聚焦難點、暢談對策。學員們直面問題,不兜圈子、不繞彎子,立足本職工作提出了不少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從省級層面要明確“親”“清”型政商關系的具體規則和明確標準,讓親商有據可依;加強頂層設計和指導培訓,解決基層不會干、干錯了、返工干,各地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完善容錯機制,讓新官敢于管舊帳;強化執法公示、全程記錄、執法審核這三種制度,最大限度減少執法者的自由裁量權;對省營商環境評價子項的分值進一步細化,分檔設置得分,體現出工作的難易程度和進展程度等。學員形容研討的氣氛“熱烈爆棚”,“如果不及時地把我們拽向主題,能談到八點、十點,甚至能談到后半夜兩點”。
學員論壇搭建平臺,充分交流經驗成果
學員論壇成功搭建了一個企業家、營商環境領導干部以及專家學者之間對話交流的平臺。遼寧江蘇商會會長郭長龍從企業角度談切身感受和實際需要:“遼寧目前的現狀絕對不像外地傳說的投資不過山海關,充其量是轉型發展中以及計劃經濟往市場經濟轉型的一個痛點期,充其量是一個感冒”,江蘇企業對遼寧的營商環境最需要三點:“誠信環境、創新環境、‘親’‘清’環境”。各組學員代表圍繞本組研討題目匯報成果,分享集體智慧的同時也充分展示了個人才華。專家孫慶國教授點評精準獨到,指出三個誤區,提出三個轉變:轉職責、轉方式、轉心態,引起學員深思。省營商環境建設局祝副局長在學員論壇結束時,對學員提出進一步要求:對培訓學習內容要認真吸收、充分消化,運用到工作中;各部門學以致用,在任務推進中充分發揮主體責任,勇于擔當;做好指導,把這次研討班的理念和工作方法傳遞下去。
培訓研討卓有成效,提升政治站位和工作能力
“通過這次培訓,我們進一步提高了政治站位”。在黨中央大力推進下,特別是在習近平總書記大力支持和肯定下,全省各市營商機構應運而生,省委省政府對這項工作非常重視。每位學員肩負很重的責任和使命增。學員們不僅學習到營商環境建設新知識,還打破了思維慣性,更新了服務理念,掌握了工作新方法,“進一步提高了工作能力,增強了信心和干勁”。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本溪市平山區營商局的李宇局長說,“我們遼寧省這支營商隊伍已經不是綠皮車了,我們現在已經進入高鐵時代,每一節車箱都有自己的動力,我們有了省營商局這個車頭給我們把方向,有了頂層設計給我們鋪設好了這個軌道做保障,我們縣區級車廂就要主動作為,有為才能有位!”